金秋十月,國慶與中秋雙節相擁,淮北大地處處洋溢著團圓歡慶的節日氛圍。當市民或舉家出游、或歡聚一堂時,醫療戰線卻始終保持“戰斗狀態”:市中醫醫院診療樓內醫護人員步履匆匆,120調度中心電話鈴聲此起彼伏,這群“健康守護者”用堅守與擔當,為市民織就了一張堅實的節日健康防護網。
10月3日,記者走進醫療一線,記錄下這些“生命哨兵”的忙碌身影。在市中醫醫院急救站外,晨曦微露中,醫生劉云桐與護士劉曙光已俯身急救車旁,逐項細致檢查設備:指尖劃過藥品包裝核對有效期,反復測試除顫儀確保電量滿格,每一個動作都嚴謹專業,每一次核對都凝聚著對生命的敬畏。“從昨天晚上到現在,我們已經出診9次了,接診的多是車禍外傷患者,一刻也不敢松懈。”劉云桐擦了擦額角的汗珠,語氣中滿是疲憊卻依舊堅定。
走進醫院門診樓,專家門診同樣一片繁忙。糖尿病科副主任醫師許成群端坐診桌前,面前的病歷本已摞起厚厚一疊。他一邊仔細詢問患者的飲食、用藥情況,一邊在病歷上認真記錄,時不時抬手揉一揉發酸的肩膀——從清晨開診到正午,他連喝口水的時間都寥寥無幾,只為讓前來就診的患者能及時得到專業診療。
“很多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復診,節日里更不能斷了治療,我多坐一會兒,大家就能少跑一趟。”許成群的話語樸實卻溫暖。
急診科內,緊張的氣息更是撲面而來。配藥間里,護士李靖與同事們圍在操作臺旁,手持注射器精準調配藥劑,藥液劑量反復核對,給針管排氣一絲不茍。“每一份藥劑都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容不得半點差錯。”李靖說,這個假期她主動申請值班,雖然沒能陪家人吃一頓團圓飯,但每當看到患者經過治療后病情好轉,聽到他們一句真誠的“謝謝”,就覺得所有的忙碌與付出都值得。
城市的另一端,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調度大廳內燈火通明,這里是守護生命的“無形戰場”。調度員謝麗緊盯著屏幕上的接警信息,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同時對著話筒清晰下達派車指令:“安康小區有一名老年患者突發胸痛,請立即前往救援!”這樣的指令,她一上午已重復了數十次。“別人的假期是放松休息,我們的假期卻是‘隨時備戰’——病人的病情不會因為過節就‘放假’,只要能讓他們及時看上病、看好病,我們多忙都值!”謝麗的聲音略帶沙啞,卻始終沉穩有力。
調度中心數據顯示,雙節期間,120日均接警量較平日增長15%,但“接警—定位—派車—聯動醫院”的全流程高效運轉,平均派車時間嚴格控制在3分鐘內。正是這“與時間賽跑”的速度,讓不少心梗、外傷等急癥患者得以快速轉運、及時救治,從死神手中搶回了生命。
這個假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日復一日的堅守。從急救車旁的細致檢查,到診桌前的耐心問診;從急診室里的精準配藥,到調度中心的高效指令,不同崗位的醫務工作者們,用協作與奉獻詮釋著醫者初心。對他們而言,無需華麗的節日祝福,無需厚重的禮物饋贈——患者的平安康復,就是這個雙節里最珍貴、最暖心的“節日禮物”。
記者 閆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