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淮北礦業集團淮北選煤廠,有這樣一個家庭,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樸實無華的行動,在平凡的歲月里,書寫著感人至深的大愛篇章。該廠機電車間黃士麗、田剛一家,憑借著對家庭的責任、對工作的堅守以及對他人的關愛,榮獲2024年度淮北礦業集團“美德家庭”稱號,成為鄰里和同事紛紛稱贊的楷模。
孝老愛親,踐行傳統美德
黃士麗一家始終將“百善孝為先”作為生活準則。平日里,黃士麗就是長輩們的貼心人。每天清晨,她都會早早起床,為老人準備營養豐富的早餐;天氣稍有變化,她便會提醒老人增減衣物;閑暇時,她會陪老人坐在院子里,耐心傾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201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家庭的平靜。黃士麗的公公被確診為直腸癌,這個消息讓全家人陷入悲痛。田剛作為兒子,第一時間承擔起責任,放下手頭工作,陪父親前往南京求醫。在南京,他每天凌晨就起床排隊掛號,為了能讓父親得到更好的治療,不辭辛勞地奔波于各大醫院之間,反復咨詢專家。而黃士麗則留守家中,一人挑起照顧婆婆、奶奶和孩子的重擔。白天,她要為老人準備可口的飯菜,陪老人做康復訓練;晚上,還要輔導正在備戰高考的女兒功課。公公術后康復期間,夫妻倆每天下班后,顧不上休息,就匆匆趕往父母家送飯、陪練,結束后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市區租住房照顧女兒,寒來暑往,他們始終默默堅守,毫無怨言。
手足情深,傳遞生命希望
2017年,命運再次考驗這個家庭。田剛的弟弟被診斷為白血病,多次化療效果不佳,骨髓移植成為唯一的希望。得知消息后,田剛沒有絲毫猶豫,果斷決定為弟弟捐獻骨髓。黃士麗雖然滿心擔憂丈夫的身體健康,但看到丈夫堅定的眼神,她選擇全力支持。
為了能順利捐獻,在骨髓移植前的7天里,田剛每天早晚都要注射動員劑。動員劑帶來的不良反應十分強烈,他常常會突然發熱,體溫飆升,渾身滾燙;骨痛發作時,那種深入骨髓的疼痛讓他難以忍受,但他從未有過退縮的念頭。每天去醫院抽血化驗,他都強忍著不適,還反過來安慰家人不要擔心。2018年11月,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生先后采集了田剛838毫升骨髓和305毫升造血干細胞。這份飽含親情的生命種子,最終成功挽救了弟弟的生命。
言傳身教,培育成長之花
在工作中,黃士麗和田剛同樣展現出敬業與擔當。黃士麗負責工業電視監控網絡的維護工作,全廠600多臺監控電視設備的穩定運行都離不開她的精心守護。她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利用業余時間不斷學習新技術,在2020年廠技術比武中,榮獲熔接光纖第一名,并先后獲得廠技術能手、巾幗崗位標兵等榮譽稱號。田剛在動力車間駕駛通訊工程車,還兼職電工工作,無論嚴寒酷暑,只要有任務,他總是隨叫隨到,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
夫妻倆深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注重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動教會女兒田曉靜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善良。在父母的影響下,田曉靜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學習上勤奮刻苦,生活中獨立自主。她憑借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市重點高中,大學畢業后又遠赴英國留學深造,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黃士麗一家,在平凡日子里堅守初心、傳遞大愛,深刻詮釋了優秀家風的內涵,他們的故事如同一束溫暖的光,不僅照亮身邊人,更為更多家庭樹立了踐行美德的榜樣。
記者 鄒晨光 通訊員 童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