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區實驗初級中學有這樣一位教師,頭戴“市級教壇新星”的桂冠,手握班級管理的“獨門秘籍”,肩扛學校教務教研的重任,從教數十載,用愛與責任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不輟,奏響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該校教導主任管翠。
舍小家為千百學子
從教二十幾年,各類榮譽證書收獲了一籮筐,可在“母親”這個角色上,管翠卻總說自己“不及格”。在她心中,“職業女性”的身份似乎永遠排在前列,并非她不愛家人,而是學校里的千百個孩子,更讓她無法割舍。
今年3月中旬,管翠的兒子作為高考體育特長生(羽毛球方向),正在四川成都進行為期數月的封閉式集訓,距離高考僅剩一個多月,每一次訓練都至關重要。可意外突然降臨,兒子在訓練中不慎導致左腳韌帶斷裂。他第一時間給母親打電話,電話那頭,兒子哭訴著傷痛與恐懼,管翠的心像被刀絞一般,韌帶斷裂不僅意味著訓練中斷,更可能與今年的高考擦肩而過。
彼時的管翠正忙著學校中考體育加試選項收集匯總的關鍵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容不得半點差錯。一邊是千里之外受傷的兒子,一邊是迫在眉睫、關乎千百學生的報名,管翠陷入了痛苦的抉擇。最終,她選擇了堅守崗位,直到處理完本職工作,她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趕赴成都。
上天從來都垂青努力付出的人。今年高考,管翠的兒子憑借出色的體育成績和文化課表現,被提前批次錄取到一所211重點高校。當談起這段經歷時,管翠依舊哽咽得說不出話:“兒子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母子連心啊!可我沒辦法,學校里還有那么多孩子等著我,我只能先放下自己的孩子,去顧全更多孩子的未來。”
用愛與責任守護學生未來
除了教務主任的身份,管翠還有一個讓家長和學生念念不忘的角色——班主任。從教數十年來,除了產假,她從未間斷過班主任工作,用獨特的管理方法和溫暖的教育理念,贏得了一屆又一屆學生與家長的信任和厚愛。而她的管理秘訣,被同事們戲稱為“降龍十八掌”。
管翠并非“鋼鐵之軀”,常年的工作讓她的身體也漸漸感到疲憊。暑假期間,她曾萌生過“不再帶班”的想法,給自己留出一些調整的時間。可消息一傳出,部分學生家長們立刻坐不住了,紛紛找到學校領導,懇求管翠繼續擔任班主任。“我們就是奔著管老師當班主任,才把孩子送到這所學校的!”
管翠的班級管理,始終堅持“德育為首,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則。她認為,教育的本質是育人,任何事情的成功,首先是做人的成功。因此,從初始年級起,她就格外注重養成教育的培養,制定了詳細的《班級綜合素質考評細則》,涵蓋獲獎及好人好事、紀律作業、衛生與文明、跑操及其他多個方面,以此引導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嚴格遵照“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開展班級工作。
為了讓班級管理獨樹一幟,管翠在學校率先使用了“積分制”管理辦法,搭配“心愿卡”和“砸金蛋抽獎”活動,讓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充滿樂趣。她常常對孩子們說:“你不一定是成績最好的,但你一定是最懂事的。”在她的班級里,學生只要在學習、紀律或品德等方面表現優秀,或者取得哪怕一點點進步,都能獲得積分。當積分累積到一定數額,就能兌換不同的“心愿卡”:積分達到一定的分數,老師會滿足一個小小的心愿,可以是陪學生的一餐飯,聊聊學習與生活;陪學生看一場喜歡的電影;積分達到大的數額,班主任會在家長的配合下可以獎勵孩子一雙新運動鞋……這些獎勵,讓學生們充滿了前進的動力,也讓班級氛圍變得格外融洽。
管翠對學生的愛,不僅體現在制度上,更藏在細節里。她常常自掏腰包,購買筆記本、鋼筆和書簽等小禮品,獎勵給成績優異的學生,或是那些每天都在努力進步的學生。在她眼中,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都值得肯定。今年中考結束后,為了感謝管翠三年來的悉心教導,學生家長自發組織,給她送來了一面寫著“良師益友,愛生如子”的錦旗;開學第一天,已經升入高中的小飛特意回到母校,給她送來一束鮮花;就連現在已經讀研三的劉同學,也沒有忘記這位曾經的班主任,每逢假期都會回學校看望她。
以創新驅動學校優質發展
作為教務主任,管翠不僅在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中表現突出,在學校教研工作中更是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主持教研工作十幾年來,她帶領團隊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改革,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動,學校的教研水平不斷提升,各類獲獎成果數不勝數。
在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管翠敏銳地意識到,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必將為教育教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4月份,她主動請纓,帶領團隊申報了兩項本年度市級教育信息技術課題——《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語寫作課中的應用實踐研究》和《AI賦能薄弱校初中課堂分層教學實踐探索研究》。這兩項課題緊扣當前教育發展趨勢,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等七個學科,旨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因材施教”,幫助薄弱校突破教學瓶頸。
為了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開展,管翠帶領團隊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反復打磨研究方案,多次組織教師開展研討活動,廣泛征求專家意見。今年8月份,兩項課題的開題報告順利舉行,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如今,課題研究工作正按照原定計劃穩步推進:語文和數學學科的教師利用AI技術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制定個性化的分層教學方案;英語學科的教師則嘗試將AI寫作輔助工具引入課堂,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寫作水平……整個學校的教研氛圍開展得熱火朝天,教師的教研熱情被充分激發。
“我們有信心在2027年順利結題,并且把研究成果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讓更多學生受益。”談及課題的未來,管翠眼中滿是堅定。
通訊員 朱成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