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從淮北煤炭師范學院(現淮北師范大學)畢業的何修柱,主動放棄在縣城任教的機會,成為濉溪縣四鋪中心學校的一名小學教師。
二十多年來,他先后在艾橋小學、大郭小學、四鋪中心小學等校任教。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始終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用愛溫暖每一位學生,用行動詮釋著當代教育工作者熱愛教育、立德樹人的初心,多次榮獲市骨干教師、縣級優秀班主任、全縣教壇新星等榮譽稱號。
用愛溫暖每名學生
愛心責任是師德之魂,敬業奉獻是為師之本。
2013年,何修柱擔任小學畢業班教師時,學生明明因學習壓力大,出現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學習成績隨之下滑。發現這一情況后,何修柱第一時間帶明明找心理老師進行疏導,課后還多次與其促膝長談,同時耐心幫助明明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最終讓他重新樹立起學習信心。
為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何修柱始終以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形象與學生相處:既尊重和理解學生的想法,又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觀點。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所帶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顯著提高,課堂氣氛愈發活躍。
用心提高教學水平
“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要是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語文教師更應該保持強烈的求知欲,與時俱進。”何修柱不僅這樣認為,更以此嚴格要求自己。為提升教學質量,從踏上教學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給自己立下“不上無準備的課,每天都有新感覺”的準則。
每次上課前,何修柱都會大量搜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料和典型事例,反復揣摩研究,拓寬教學思路,形成初步備課草案。此外,針對備課中遇到的問題,他常向教研組內的優秀教師請教;同時堅持聽其他老師的課,學習借鑒他人教學特色,在取長補短、查漏補缺中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
為讓語文課更具吸引力,何修柱每天堅持關注新聞,將時事知識融入教學內容,用豐富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課。他還不斷更新自身知識體系與教學技能,積極參加各類教師培訓,認真學習新課改理念和新媒體技術。憑借扎實的教學功底,他所帶班級成績名列前茅,贏得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廣泛認可。
用情譜寫奉獻詩篇
多年來,何修柱始終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悉心教導、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期盼他們都能成長為國家棟梁。2022年秋季學期,學校英語組教師緊缺,何修柱主動請纓,額外承擔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因長期用嗓過度,直到現在,他的嗓子仍時常出現沙啞。
除日常教學工作外,在完成每學期教學計劃、進度安排及學期總結等任務后,何修柱還利用課余時間深耕教研:撰寫并發表論文《淺析互聯網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策略》,主持完成《基于在線課程開展農村中小學混合式教學的實踐研究》《基于互聯網環境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等省市級課題;指導學生何天睿在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榮獲少兒組樂高專項省級三等獎、市級一等獎;其報送的課例《葉公好龍》,被評為淮北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市級”優課。
學生來了又走,一批批成長成才;時光匆匆流逝,一年年春華秋實。學生在變,歲月在變,不變的是何修柱對鄉村教育事業的那份情懷——他始終是教育路上堅定的追夢人。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郭子文 吳海艷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