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官兵吃飽、吃好、吃出戰斗力。”張曉梅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融入在軍供工作的每一處細節中。
44歲的張曉梅,現任淮北市軍供站黨支部書記、副站長。23載寒來暑往,她把根深深扎在軍供事業的土壤里,以滾燙熱忱與執著堅守,接續著淮北雙擁的光榮血脈,用真心實意服務每一位過往官兵。
始終牢記“姓軍為兵”的初心,她將“小推車”支前的紅色傳統視作軍供站的“傳家之寶”,帶領團隊在保障實踐中打磨優質服務品牌,先后榮獲“中國好人”、東部戰區軍供保障先進個人、安徽省最美擁軍人物等多項榮譽。
溫情守護,點亮擁軍的明燈
2021年中秋,當萬家團圓之際,接到緊急任務的張曉梅帶領團隊緊急奔赴50公里外的徐州某保障點。
彼時正值“秋老虎”的時段,廚房里溫度高達43℃,蒸騰的熱氣模糊了視線,張曉梅卻始終站在灶臺最前沿。打飯、布菜、盛湯、打包、裝箱……連續7天,2600余人次的餐食、水果和月餅準時送達。張曉梅和團隊也將淮北軍供人的溫情送到了軍人們的心中。
這份用心與堅守,贏得了被保障部隊的高度認可。沒多久,一封表揚信從部隊寄到省廳,訴說著對張曉梅團隊的感激與敬意。
“軍供大樓水泵凍結,無法供應熱水……”2024年12月27日夜11時許,張曉梅接到電話后,立即就出了門。
零下10℃的寒風中,張曉梅,提著開水壺往返樓頂十余次。熱水澆在冰碴上騰起白霧,睫毛結霜的她在月光下的身影,忙碌又堅定。
當熱水重新流淌時,她凍得通紅發紫的雙手還在微微顫抖,臉上卻漾開了安心的笑。
銳意創新,拓寬擁軍的路徑
面對新時代軍供保障的新要求,張曉梅敢闖敢試,用創新為擁軍工作注入新活力。
2020年,她主動挑起東部戰區跨區域軍供保障協作試點任務,帶領團隊啃下硬骨頭,在全國率先踏出“第一步”,為軍供保障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日常保障中,她細化自主保障模式:精心設計A、B、C三套營養均衡、口味多樣的食譜,滿足官兵不同需求;每月常態化開展業務演練,讓每位工作人員練就烹飪絕活、持證上崗,鍛造出一支“武藝精湛”的保障隊伍。
此外,她創新推出“定點+伴隨”保障模式,將中醫理療、心理咨詢、理發服務等貼心關懷帶到保障點,為官兵們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這一創新舉措廣受部隊官兵和社會各界贊譽。
薪火相傳,凝聚擁軍的合力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這‘小推車’精神,也是軍供站的傳家寶,代代傳下去?!睆垥悦返脑挃S地有聲。
她牽頭成立“小推車支前保障突擊隊”,創作《小推車贊歌》,深挖革命歷程中的精神富礦,全力打造紅色軍供站。如今,淮北軍供“小推車”品牌已成為東部戰區交通沿線的軍供文化標桿。
“擁軍不是獨角戲,得奏交響樂?!彼钪娙耸安窕鹧娓摺T谒膸酉?,全市20家企業和社會組織主動加入擁軍隊伍,軍民同心的大軍供格局在淮北大地鋪開,擁軍暖流處處奔涌。
23年風雨路,張曉梅用行動守初心,以奉獻踐使命。在新時代的征途上,她甘做那名堅定的“推車人”,用愛與責任,續寫著軍民魚水情的新篇。
記者 徐志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