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沒有吃完的水煮雞蛋、一本寫滿工作提醒的記事簿,一臺筆記本電腦還停留在撰寫調研報告的頁面……
6月10日,見到全國勞動模范、省人大代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淮北分公司數字礦業行業客戶部經理劉紅麗時,她正一邊打著電話,一邊在本子上記錄著工作信息。
“不好意思,我剛才跟幾位代表通知一下活動內容。”作為省人大代表小組聯絡員,劉紅麗要及時準確地把代表活動信息傳達給組內每一位人大代表。“擔任小組聯絡員是大家對我的信任,我必須用心做好服務。”劉紅麗說道。
“用心做好服務。”這是劉紅麗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她看來,這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更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生信條,是她堅持了整整23年的不懈追求。
2002年7月,劉紅麗入職淮北電信,成為面向千家萬戶的窗口營業員。“那時沒有微信、支付寶,我把三個月的工資換成零錢每天背在包里,五毛、一塊的硬幣也不少,包包每天都是沉甸甸的,我感覺自己像個‘大富豪’。”劉紅麗笑著告訴記者,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方便用戶找零錢,給沒帶夠錢的用戶墊付話費,為的是只讓用戶跑一趟。
劉紅麗坦言,有時候忙起來會看走眼,多找錢出去,有的用戶會當面提醒她:“丫頭,要賠錢了”。還有的到家了也會送回來,這些溫暖的回應在劉紅麗的心底也埋下了用心服務的種子,收獲了服務的快樂。劉紅麗多次被評為淮北電信“最美微笑”營業員。
在劉紅麗擔任投訴處理員期間,她創新實施“移位工作法”“同理心工作法”,努力讓每一位有問而來的用戶滿意而歸,她也被評為“最佳投訴處理員”。“你的服務區只有更多的售后服務麻煩,沒有業務發展機會,趕緊換一個崗位吧。”擔任客戶經理時,有同事好心地提醒她。但劉紅麗認為服務好用戶是第一要務,連續幾個月,劉紅麗都是白天駐點服務,晚上加班整理第二天見客戶的話費詳單資料。
經過多個崗位的歷練,劉紅麗調到了營業廳當店長。面對人員凝聚力不強、工資收入低、缺乏主動服務意識等問題,劉紅麗創新一線“四步工作法”,在營業廳工作三個月時間內,取得了人員收入翻番、用戶滿意度全省領先的好成績。
劉紅麗還帶領團隊并團結社會愛心人士,將服務從營業廳內延伸到營業廳以外的孤寡老人、困難群體,扶貧濟困、助殘助學,捐款捐物60余次,對10余戶困難家庭孩子進行一對一助學。
擔任政企信息化解決方案經理期間,劉紅麗接手一項久拖不決的項目。當時腰椎間盤突出還在醫院住院治療的她,身體差到見到板凳就要坐,不扶著東西都站不起來的地步。她腰上帶著鋼板,走訪了23個科室,梳理出50個問題。3個月后,所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5個月后項目通過驗收,消除了服務風險,為企業挽回近500萬元的經濟損失。
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為實現隔離病房的監控和對講功能,劉紅麗協調多方資源,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走進市人民醫院,為隔離病房安裝開通“天翼看護”業務。在此期間,劉紅麗每天穿梭在市人民醫院和市衛健委之間,全天候待命,手機7×24小時暢通,確保隨叫隨到,積極為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提供保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劉紅麗先后獲評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國電信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并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劉紅麗勞模創新工作室”被評為“安徽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同時,她還當選安徽省十三屆、十四屆人大代表,安徽省總工會副主席(兼職),中國工會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八屆執行委員會委員。這些榮譽的取得更加堅定了她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決心。2020年11月,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劉紅麗作為全國勞動模范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指出,‘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在那一刻我知道我是代表著萬千勞動者領回了胸前這枚沉甸甸的獎章。”劉紅麗說道。
如果說,在淮北的通信網絡里,劉紅麗是編織數字未來的“工程師”,那么在省人大代表的履職舞臺上,她就是傳遞民生溫度的“代言人”。從深耕通信行業23年的服務骨干到連續多年提交高質量議案建議的人大代表,劉紅麗用“專業精度”和“民生溫度”,在通信事業與代表履職的雙軌道上跑出了亮眼的“加速度”。
“坐在辦公室里想問題,不如走到群眾中找答案。”這是劉紅麗掛在嘴邊的履職心得。作為通信行業從業者,她深知技術革新與民生需求的深層聯結,因此將調查研究作為打通“行業洞察”與“民意脈搏”的關鍵紐帶。
她多次深入社區、企業、鄉村開展調查研究。在田間地頭,她蹲在田埂上與種糧大戶交流5G植保無人機使用的信號覆蓋問題;在居民小區里,她跟著居民爬樓測試電梯間的監控設備和網絡使用情況,為有效阻止違規進入電梯的充電交通工具上樓導致火災事故出謀劃策;在企業車間,她對著轟鳴的機器記錄企業數字化改造的通信痛點,提出了關于加快5G規模化應用、促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建議。
這些沾滿泥土的調研,讓她收集到的是帶著溫情的社情民意。針對農村留守老人頻繁遭遇網絡詐騙的現象,她走訪鎮派出所及社區后,提出了關于分類分級反詐宣傳的建議。在數字鄉村建設調研中,她發現農產品電商直播有網絡卡頓問題,隨即帶著技術團隊現場測試,并撰寫關于加快5G深度融合、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議。
作為通信領域行走的“10000”號服務熱線,劉紅麗的建議始終緊扣行業脈搏與區域發展的結合點,用建言獻策為行業發展“架橋鋪路”。她的建議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實操性,體現了專業領域代表的獨特價值。在省人代會上,她陸續提出了關于加快推進智慧城市“一城一視”建設、構建“工業大腦”助力打造工業強省、加快推動我省算力高質量發展等對策建議,將目光投向工業互聯網,針對傳統產業轉型痛點,致力于推動工業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助力高質量發展。
“代表不能只當‘傳聲筒’,更要做‘施工員’。”劉紅麗始終關注建議的落地閉環,讓建議從“紙面”落到“地面”。她提出的關于支持糧食倉儲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主辦,省財政廳協辦。在她持續跟蹤督辦下,淮北的糧食倉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被列為重點支持項目,并增加申報項目的數量和補助標準,為降低非國有企業收儲政策性糧食帶來的風險,增加國有企業倉容量,保證政策性糧食收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自2018年當選省人大代表以來,她先后提出32條意見建議,其中關于加大皖北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關于解決農村養老難等建議,推動解決多項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從營業廳到會議室,從機房到田間地頭,劉紅麗用23年通信工齡丈量著行業進步,用7年代表履職記錄著民生期許。在數字浪潮奔涌向前的時代語境下,她始終以專業素養為發展賦能,用通信領域的“信號滿格”作為民生答卷的注腳,努力換取千家萬戶的“民心滿格”,書寫了新時代人大代表的精彩履職答卷。
記者 鄒晨光
通訊員 張純一 楊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