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團火,在本職工作中,點燃了煤炭人爭創一流的激情;他,似一顆石,在寧靜的煤海中,激起了煤炭企業技術創新的漣漪;他,又是煤礦里的“繡花工”,在井塔上、在檢修車間里、在百米井下,總能看到他精心工作的忙碌身影……
今年37歲的范興輝,現為淮北礦業集團楊柳煤礦特級技師、保運一區運轉隊副隊長。工作18年來,他在一線崗位摸爬滾打成長為工匠大師,發揮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在平凡工作崗位的堅守中書寫著不平凡的業績。
堅守崗位鉚足勁
“只要我們能耐得住寂寞、頂得住壓力、扛得住打擊、經得住誘惑,制定好目標,鉚足勁干,我們就能創造出彩的人生!”3月18日上午,一身工服的范興輝,清俊的臉龐上漾著笑容,眼眸里閃爍著光。
礦井維修電工擔負著礦井的主通風機、壓風機房、主副井絞車、主排水泵房等大型設備的維修任務。“抽壓排絞”各個車間都是礦井安全生產不可或缺的環節,容不得半點含糊。
工作中,他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堅持不懈地刻苦鉆研業務知識。“維修需要仔細再仔細,學習也要步步跟上,所以無論是在宿舍還是回到家中,每晚我都要學習,有時遇到新的知識點,熬到凌晨也是常態。”
遇到設備大修,他迎難而上搶在最前頭;遇到技術難題,他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工作十余年里,他記錄學習筆記20余本,12萬字,手工繪制電工原理圖、接線圖30余張。
“絞車控制系統是礦山設備的核心,容不得半點馬虎。”當日,在副井監控室,范興輝一邊檢查控制柜的線路,一邊對身邊的年輕同事說道。他的手上沾滿了油污,但動作卻格外嫻熟。控制柜內,密密麻麻的線路和元器件排列整齊,他用萬用表逐一檢測電壓和電流,確保每一處連接都牢固可靠。“工作就是要精益求精。這里每一次檢查需要兩個小時,每天要檢查兩次。”他說。
勤學苦鉆,在奮進中提升業務水平。范興輝不僅熟練地掌握了《計算機CAD繪圖》《PLC編程技術》等專業知識。他還帶領小伙伴們做到“眼勤、腦勤、手勤、口勤、腿勤”,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了所轄車間設備的正常運行。
創新結碩果
一項創新成果就是一把“金鑰匙”,不僅能解開制約礦井發展的“結”,也能打開高質量發展的“門”。
在楊柳煤礦,范興輝和他的團隊主要負責提升系統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和維修。在礦井智能化項目集中建設的三年里,他潛心鉆研各項新技術、新工藝,其間完成了“副井提升智能監控無人值守電梯化運行”“煤礦數字孿生系統研究應用”“AR智能設備巡檢系統研究應用”等50余項淮北礦業集團重點技改項目,研究應用并推廣21項技術革新,為企業創效2000余萬元。
在平時的工作中,范興輝善于思考,不斷創新,積極推進精細化管理和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把計劃性檢修和日常維護相結合,確保了四大件機電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轉。在工作中,他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堅持班前、班中、班后安全隱患三排查制度,及時消除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對處理每一個事故都細心地做到有事故分析原因和處理過程記錄,絕不讓設備“帶病”運行。
2022年底,因地質條件變化,原煤含水量大,主井提升箕斗容易造成滯煤和重復裝載現象,給提升系統安全帶來較大威脅。他急生產之所急,主動請纓,積極參與課題攻關,并具體實施了改造方案,通過增加主井電機電流異常保護等措施,準確檢測出箕斗滯煤狀況,有效避免了箕斗超載運行,確保了主井提升設備安全高效運行。
“恪盡職守、勇于創新,認認真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件事,這是工匠大師的職責。”僅2023年,范興輝處理電氣設備故障60多次,同時將個人研獲的五小科技成果利用在現實崗位中,為礦井挽回生產時間300多小時,創造經濟效益300多余萬。他主持參與編寫西門子《S7-300400PLC編程與應用》等書在淮礦集團公司、煤電技師學院和所在單位得到廣泛應用。切實做到了發揮好技術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充分實現了自我價值。
名師出高徒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19年,“范興輝大師工作室”成立,作為新時代的礦山工匠,他牢記使命擔當,傳承匠心。
除了日常工作,他幾乎把個人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投進了“范興輝大師工作室”,不吝絕活,傾心傳技授能,發揮名師帶徒效應。
“能不能把你的絕活像武俠小說中的大俠那樣,一下子就傳給我,讓我迅速增加功力?”徒弟問他的話,別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而范興輝卻把這個玩笑當了真。
利用閑暇時間,他把多年所學和工作經驗,精心做成課件、微視頻、書籍等與職工分享。讓大家看得懂,學得會,按照課件或微視頻循序指引,即便是初級工人,也能很快找到故障點并解決問題,實現“一招制敵”。
幾年來,他在工作室師帶徒,培訓青工600余名。其中,徒弟中管理人員15人均取得工程師證,技能徒弟35人,25人晉級技師資格,15人在集團公司和煤炭行業技術比武取得名次,其中2人評為淮北礦業工匠;為機電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貢獻了力量。
近年來,他先后獲得“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全國煤炭行業優秀考評員”“安徽省產業教授”“安徽省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除了日常工作,范興輝幾乎把個人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投進了工作室。在礦井智能化項目集中建設的三年里,他每天兩點一線奔波在施工現場與工作室之間,潛心鉆研各項新技術、新工藝,其間完成了“副井提升智能監控無人值守電梯化運行”“煤礦數字孿生系統研究應用”“AR智能設備巡檢系統研究應用”等50余項淮北礦業集團重點技改項目,研究應用并推廣21項技術革新,為企業創效2000余萬元。
工匠大師,匠心筑夢。在范興輝看來,工作是責任,更是使命。
“新時代呼喚工匠精神,并不僅僅是對傳統工匠技藝的傳承,而是對職業精神的呼喚,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勞動光榮的價值底色,為中國力量凝神鑄魂!”范興輝鏗鏘有力地說。
■記者 徐志勤 通訊員 韓桂芳
攝影記者 梅月 通訊員 張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