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齡老年人“吃飯難”問題,我市近日出臺“暖民心行動”老年助餐方案,開設老年人食堂,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體參與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身體弱、行動不便、子女不在身邊,對一些高齡老年人而言,想自己照料一日三餐,吃上一頓熱乎飯菜成了一種“奢望”。隨便應付了之,更甚飽一頓饑一頓,久而久之,有的老年人體質更加瘦弱了,原先有病的也更加重了病情。可見,解決高齡老年人“吃飯問題”,確確實實應該提上“議事日程”和“辦事日程”了。
此次,我市將開辦老年人食堂,破解居家養老難問題,這無疑是一個好舉措。可以說,此舉是一項解民憂暖民心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項民生福利,更是廣大老年人的一個福音。為辦好老年人食堂,方案有完善的對食堂的扶持政策和各種規章制度,可實現食堂的自我“造血”和可持續發展。同時,筆者認為民政、財政等部門應各司其職,多方合力把好事辦好辦長久,確保老年人的暖心飯能長期吃下去。
俗話說:“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市各級各部門不妨多想老年人之所想,多辦老年人所需之事,把養老助餐行動方案認真貫徹落實下去,讓相城老年人真正生活無憂無慮,安享晚年,頤養天年。這不僅是廣大老年人所期盼的,更是全社會應該努力去做的。
【責任編輯 趙文杰 劉冰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