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二字,是最重的民生承諾。我市“找差距、改作風、強擔當、爭先進”專項行動提出,要找“為民辦實事”方面的差距,在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上強擔當。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落實民生工作,根本上就是要關注看著不起眼卻時刻讓群眾牽掛的小事,精確響應群眾呼聲,精準對接民生需求,聚焦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解民憂,紓民困,把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到讓群眾得實惠上。
辦好群眾有感的事,要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當前很多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崗位供應不足,就業形勢嚴峻。要加強校企對接,做好就業指導,努力爭取更多畢業生留淮創業就業。要推廣“三公里”就業圈試點,全面抓好政策落實,促進居民就近就地就業,守住不發生規模性失業底線。
辦好群眾有感的事,要扎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要抓好初信初訪,落實首接首辦負責制,避免小問題拖成大矛盾。要加大依法處理力度,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確保群眾合理訴求得以解決。要加強協調聯動,提高辦理質效,千方百計達到群眾滿意,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讓熱線真正成為溝通群眾的“連心橋”。
辦好群眾有感的事,要扎實推進暖民心行動。要聚焦最急迫最急需的民生問題,實施10項暖民心行動,努力把群眾的“呼聲”“哭聲”“罵聲”變成“掌聲”“笑聲”“喝彩聲”。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聚焦文明創建、人居環境整治等民生重點領域,選準“小切口”,打造“大品牌”,實施更多有溫度的舉措,真正讓群眾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辦好群眾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實事,努力推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邁上新臺階,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讓惠民答卷更有厚度,以實干奮斗的昂揚姿態一步步把人民富裕新生活的幸福圖景變成美好現實。
【責任編輯 高小瑩 余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