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經濟開發區集聚非公企業153家,重點企業142家,主要包括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等3大產業。近年來,相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堅持推動組織建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服務優在鏈上,著力提升“兩個覆蓋”質效,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紅色動能”。
織密組織網絡,筑牢產業“鏈”上堡壘
相山經濟開發區以“三步攻堅”扎實推進黨組織覆蓋,構建起嚴密的產業鏈黨建網絡。
精準摸排,動態管理“一企一策”。依托開發區片區包保制度,通過“臺賬比對+電話核查+實地走訪”立體化摸排,全面摸排企業黨員信息。2025年以來,引導15名“隱形黨員”“口袋黨員”轉接組織關系。實施“三色預警”動態管理機制,對黨員3人以上的“紅色達標企業”、1—2名黨員的“黃色培育企業”、無黨員的“藍色空白企業”分類標注,實行動態更新,實現153家企業精準建檔、246名新就業群體登記入庫。
滴灌培養,填補黨員覆蓋空白。建強黨建指導員工作力量,從機關干部骨干中選拔黨務經驗豐富、產業認知深厚、業務能力過硬的優秀人員,擔任專職黨建指導員,經市區兩級專題培訓后,將其組織關系轉入部分無黨員的“三有”非公企業,通過聯合組建形式覆蓋企業59家。制定職責清單,明確黨建指導員“育黨員、建組織、優服務”三大職責,推行“雙培工程”,嚴把黨員“入口關”,將企業骨干培育成黨員、黨員培育成管理骨干。集中攻堅以來新發展非公企業黨員23名,其中技術骨干占43.5%。
優化設置,激活組織內生動力。科學優化組織設置,對原有聯合支部進行拆分調整,立足企業生產實際,按“行業相近、地域相鄰”原則,組建聯合支部,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對黨員人數達到3人的企業,同步剝離單獨建立支部,確保黨組織實現“應建盡建”。全程精準指導組建工作,由派駐指導員牽頭籌備支部成立工作,開展“三講清楚”動員(講政策、講作用、講權利),積極協調企業出資人理解支持。指導員主持黨員大會,解讀“四個意義”,即支部是“人才培育的先鋒隊”“關懷服務的暖心網”“紓解困難的快車道”“整合資源的連心線”,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向黨組織靠攏。
強化政治引領,把穩產業發展方向
相山經濟開發區通過優化組織架構、強化理論武裝、配強“領頭雁”陣,持續增強產業鏈發展的向心力和引領力。
開放融合,構建“大黨建”格局。及時調整開發區產業鏈黨委組織架構,吸納高校、科研院所、涉企部門等不同領域專業人士,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
鑄魂賦能,提升隊伍戰斗力。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2025年以來,組織“兩企三新”黨組織書記及黨務工作者賦能培訓3場,《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習近平經濟思想專題宣講會等3場,不斷提升黨務工作者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雙向進入,促進黨建與發展深度融合。堅持“內外結合”思路解決黨建工作力量薄弱問題,著力選優配強鏈上企業黨組織書記,積極推進鏈上企業經營管理層與黨組織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目前,57家獨立黨支部中36家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有效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
聚焦發展實效,釋放鏈上創新活力
相山經濟開發區堅持以服務促發展,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精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緊扣保產業鏈穩定、補產業鏈短板這一目標,深入開展“為企優環境”活動,通過“支書有約”、聯席會議等機制,定期組織職能部門、鏈上企業開展共商共議,統籌各職能部門力量,常態長效收集鏈上企業生產經營中難點堵點,建立問題清單并實行逐條銷號管理。今年以來,收集企業各類訴求164條,已辦結141個,辦結率85.9%。同時整合相山工投國企資源優勢,建立產業鏈集采平臺,收集企業共性需求清單,累計為鏈上企業采購生產所需原材料超1200萬元,顯著降低運營成本。
聚才引智,強化創新支撐。堅持黨員發展和人才培養同步推進,充分發揮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主力軍作用。通過共建科技創新平臺、食品項目研發等措施,推動德蘭合創、貝寶食品、馬培德食品等9家企業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為企業科技創新賦能。依托項目申報,幫助虹源、貝寶申報獲得30萬元市級人才團隊項目資金支持。鼓勵貝寶食品等企業柔性引才,新增D層次以上人才4人。
拓展合作,延伸產業鏈條。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世界制造業大會、特色展銷會、交易博覽會等高端展會,全年參展12次,提高鏈上企業知名度與影響力。舉辦“電商筑企直通車”對接會(內貿專場),幫助企業提升直播能力,助力企業線上線下拓展銷售渠道。深化全產業鏈招商攻堅行動,編制主導產業招商圖譜、產業分布圖等,定向招引配套產業,2025年以來新簽約項目30個,協議投資額45.97億元。
記者 鄒晨光 通訊員 李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