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相山,寒意漸濃,但相山區多功能會議室內氣氛熱烈。站在演講臺上的“90后”干部朱雅楠正從容闡述她的調研成果:“我們要給外地游客一個晚上萬萬不能離開的理由……”臺下,評審專家們微微頷首,不時在評分表上記錄著。
這是相山區年輕干部調研成果評審會的生動一幕——兩個月來,一場圍繞“十五五”規劃編制和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青年調研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160名青年干部深入一線,為“十五五”規劃編制提交了18份帶著泥土味的調研報告,如今迎來了收官時刻。
精心培育:
從研討到實戰的全面賦能
“要積極引導年輕干部深度參與‘十五五’規劃編制,讓青春力量在全區發展大局中發光發熱。”相山區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針對年輕干部參與經濟工作頻次不足、調研能力有待提升的問題,相山區創新打造“研討+培訓+面試”一體化培養機制,精準破解成長短板。
專題研討會上,年輕干部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十五五”規劃編制,聚焦產業發展、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引導干部立足崗位、深剖問題、提出實策。
培訓課堂上,省工程咨詢研究院專家馬蕭蕭的分析一針見血:“‘十五五’時期,區域競爭將更加激烈,相山區必須找準自己的賽道。”專題培訓實現全區160名35歲及以下科級干部與30歲及以下公務員、事業編人員全覆蓋,助力年輕干部拓寬視野、把握趨勢。
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上,來自相山區委辦公室的張宇脫穎而出:“我認為應該聚焦產業轉型升級,這是長三角一體化的機遇……”他憑借清晰的分析、流暢的表達當選調研組組長。最終,全區共有35名表現優異的年輕干部在此次面試活動中獲得通報表揚。
深度調研:
在一線問計中精準破題
定題過程中,各小組聚焦省委47個“創新之問”,明確研究方向。相山區委組織部結合區情統籌優化選題,并為各組配備導師全程指導,確保調研不偏航、不繞遠。
調研過程中,16個調研小組奔赴產業、基層一線。“我們組走訪、咨詢了10多家企業,”第十六調研組組長王旻說,“在相山經濟開發區,一家科技企業負責人直言:‘人才留不住是我們最大的痛點。’這句話讓我們深受觸動。”
撰寫過程中,各小組運用“崗位三問”研討法,以“職責定位、痛點堵點、破題之策”為主線進行梳理,精準厘清問題、提出對策,最終形成18篇緊密結合區情的調研報告,將研究成果系統固化,為區域發展注入實策動能。
精彩呈現:
思想碰撞展示青春風采
評審會現場,匿名初審晉級的16篇報告迎來終極考驗。
“推動渠溝鎮與相山經濟開發區產業鏈協同發展,是相山區在‘十五五’期間搶占區域競爭制高點、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選擇……”第五調研小組精準把脈鎮區產業“各自為戰”的現狀,提出了共建原料基地、共繪產業圖譜等一系列務實舉措,為構建“渠溝種植、開發區加工、品牌共創、價值共享”的融合發展新格局描繪了清晰可行的實施路徑。
各小組立足全區發展大局,所撰寫的調研報告內容翔實、覆蓋面廣:既有對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的路徑探索,也有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謀劃,還有對創新“雙招雙引”模式、推動產城融合發展等關鍵環節的破題研究。年輕干部們輪番登臺、從容應答,在思想碰撞與專業交鋒中展現扎實功底與青春銳氣。
相山區委、區政府7位領導擔任此次評審會評委,他們認真聆聽著每個匯報,“這些年輕干部的視角很新穎,提出的‘金點子’確實會讓人眼前一亮。”相山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永剛結合各組的調研內容,在報告的邏輯閉環與對策落地性上給予務實指導,為成果的深化厘清了一條“金線”。
經過激烈角逐,6篇報告分獲一二三等獎。
成果轉化:
從“金點子”到“硬招數”
“這次調研讓我真正理解了區情,也增強了我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的能力……”獲獎干部李舒穎感慨,“我們提出的建議能被相關部門肯定,特別有成就感。”
相山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協同有關單位做好成果跟蹤與運用,結合部門職能與發展實際,對調研中形成的具有價值的成果,特別是年輕干部提出的“金點子”,進行深入研究、有效吸納,努力將其轉化為破解發展難題、推動相山高質量發展的“硬招數”。
活動結束后,年輕干部們仍聚在一起熱烈交流。大家紛紛表示,此次評審會不僅搭建了展示才華、交流互鑒的平臺,更有效激發了參與全區發展規劃的熱情與主動性。正如年輕干部胡恩民所說:“我們愿意為相山的發展貢獻更多青春智慧!”
記者 鄒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