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在省道路交通安全生產專項領導小組視頻會議結束后,我市隨即召開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生產專項領導小組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今年以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成效,深入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對四季度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安排,并就全力做好“國慶”“中秋”雙節假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出部署。市直相關單位責任領導、縣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交管支隊班子成員及大隊主要負責人參會。
今年以來,我市各地、各部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續深入推進源頭隱患清剿、路面秩序整治與交通安全宣傳等工作,成功平穩度過多個重要節點,實現道路交通事故起數、亡人數、傷人數“三下降”,且未發生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穩固了道路交通安全“基本盤”。但當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事故總量依舊處于高位運行狀態,地域性、時段性、波動性特征顯著,“末端發力、終端見效”目標尚未達成,還存在諸多突出問題。從事故數據看,一般事故占比達51.79%;濉溪縣三季度被評為一般風險地區,獲綠牌警告;農村地區道路隱患突出,部分平交路口因綠植遮擋視線,且減速帶、警示樁、爆閃燈等交通安全設施缺失,隱患未能徹底“清零”;重點車輛方面,部分縣區重型貨車、重型掛車、面包車檢驗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駕駛人源頭管理同樣存在隱患。針對當前形勢與現存問題,會議對后續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推動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確保牢牢掌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主動權。在源頭風險防范上,落實重點企業聯合檢查、約談、曝光等措施,督促高風險客貨運企業清除安全隱患,壓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道路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充分運用市、縣(區)兩級督辦治理機制,推進事故多發點段整治和普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攻堅項目,合理分配資金以持續改善通行安全條件,同時對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縣鄉道及農村道路臨水臨崖路段、橋梁等重點部位開展多輪次排查治理。
交通秩序整治方面,結合秋冬季交通違法特點,統籌整合執勤執法力量,科學調整警力部署,細化巡邏管控重點,加大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勸導和查處力度;緊盯酒后駕駛、“三超一疲勞”等易肇事肇禍重點交通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宣傳警示提示工作注重精準性,結合全市老年人駕乘電動車安全出行專項宣防工作,組織開展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警示,落實“兩公布一提示”措施;加強農村地區“一老一小”、學生等易受傷害群體,以及環衛工人、營運車輛駕駛人等行業從業人員的交通安全意識培養;同時利用廣播、可變情報板、“兩微一端”等傳統與新媒體平臺,實時推送出行提示,及時發布道路通行情況,為群眾提供精準出行指引和服務。
面對惡劣天氣,我市將充分發揮“兩個系統”作用,做好預警防范工作,細化應急處置預案,提前將應急物資、裝備部署到重點路段,確保高效應對處置。針對國慶中秋假期交通安保,會議作出周密部署:重點加強京臺、鹽洛、徐淮阜高速公路易擁堵路段的疏導管控,在服務區、收費站、分流點等區域開展定點值守和無人機巡邏勤務,做到未堵先疏、小堵早疏、遇堵快疏;同時加強通往景區路段的交通疏導,細化重要點位力量部署,保障景區周邊交通暢通。
會議進一步強調,各地、各部門需將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事前防范,變被動應對為主動作為。在責任落實方面,需壓緊壓實四層責任:一是壓實屬地責任,要求各地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組織領導與協調調度,保障必要的人、財、物投入;二是壓實平臺責任,充分發揮道路交通安全生產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議事協調、綜合指導和推動落實職能,規范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及突出問題督辦整改工作機制,提升工作質效;三是壓實監管責任,依據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及“誰牽頭、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執法、誰負責”原則,推動各部門、單位切實擔起責任;四是壓實主體責任,綜合運用掛牌整改、停業整頓、吊銷經營許可等懲戒措施,倒逼客貨運輸企業和有車單位落實安全投入、安全培訓、基礎管理等主體責任,全力守護市民出行安全。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淮交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