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特別是成立縣委人才工作局以來,濉溪縣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聚焦打造‘溪引力’人才品牌,提升人才服務質效,改善人才發展環境,推動人才加速集聚,助力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9月30日,在接受市傳媒中心全媒體記者專訪時,濉溪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人才工作局局長任影表示。
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任影告訴記者,濉溪縣堅持將黨管人才原則貫穿人才工作全過程,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人才活力。以機構改革為契機,2024年5月,掛牌成立縣委人才工作局,黨管人才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動態優化調整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形成全縣協同工作合力。制定印發年度人才工作要點,落實黨委(黨組)書記抓人才工作述職評議制度。實施“溪引力”+人才工程,有效整合全縣資源,創新打造子項目32個。落實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優秀人才制度,233名領導干部與278名優秀人才結對聯系。縣領導集中開展走訪慰問,贈送非遺剪紙、家書等特色禮品,傳遞家鄉溫情。為2個“博士村”、230個“博士之家”授牌,讓聯系服務人才制度深入人心,營造濃厚的尊才愛才重才氛圍。
聚焦“引、育、用、留”關鍵環節,精準實施系列人才工程,推動全縣人才資源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隊伍量質雙提升。任影表示,濉溪縣聚焦匯聚高層次人才,實施“頭雁領航”工程,圍繞縣域主導產業,引進趙振東院士等專家來濉交流合作,聘請9名“科技副總”入企攻關,引進14名省內外農業首席專家,持續強化科技支撐。縣中醫醫院引進骨科醫學博士,實現全市醫療系統博士引進零的突破。聚焦激活青年人才,實施“菁英匯聚”工程,赴合工大等高校開展“才聚濉溪智創未來”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10余場,吸引百余名畢業生來濉就業。常態化開展“青鴻歸鄉”“青年人才濉溪行”等活動。創新打造“共富夢工廠”“青年主理人”等創業平臺,青年人才集聚效應顯著增強。聚焦充實基層人才,實施“補短鍛優”工程,靶向解決專業領域人才短缺問題,引進種業碩士15名、村醫20余名,省示范高中引進優秀教育人才73人。校企共建京東電商產業學院,產教融合持續深化。聚焦鏈接在外人才,實施“群雁還巢”工程,全面摸排建立1578人的濉溪籍在外人才庫,在上海等地設立駐外人才工作站,聘請“招才引智大使”17名。利用春節等契機,舉辦在外人才“看家鄉”等品牌活動,不斷加固情感紐帶,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返鄉和項目落地。
聚力打造高能級平臺載體,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廣闊舞臺,人才集聚效能更加顯著。任影告訴記者,濉溪縣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引才“橋頭堡”。探索“飛地引才”新模式,掛牌成立杭州·濉溪科創飛地。打造“濉溪之友”平臺,在長三角等地建立縣級6個“外出人員之家”、鎮級聯絡站17個,定向聯絡各類人才,區域合作平臺空間持續拓展。深化與北科大等高校院所合作,推動共建實驗室、首席專家工作室等12處及專科醫聯體(聯盟)27家。校企合作項目在2025年省科交會上作為十大高層次人才項目進行現場簽約,院校合作平臺碩果盈枝。2023年以來,累計簽訂產學研合作144項,合同額達3670多萬元;新培育省“江淮英才”、市、縣級“特支計劃”創新團隊25支,人才引領作用日益凸顯。截至2025年9月,全縣市級以上科創平臺增至127家,其中省級以上50家。近三年新增科創平臺36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40家,科技創新平臺加速提質增量。濉溪縣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2家“科技小院”入選國家級名單,“省鋁基特色產業創新研究院”獲批立項,為集聚高端人才提供重要載體,進一步釋放創業孵化平臺效能。高標準建成中德產業園、雙創孵化園,標準化廠房面積達86萬平方米,園區產業布局、基礎配套日益完善,創業環境不斷優化。
加強服務保障,優化發展生態,讓人才安心安身安業,近悅遠來氛圍日益濃厚。任影介紹,濉溪縣積極搭建高能級人才交流平臺,舉辦“2025淮海經濟圈紡織產業推介會”,連續舉辦九屆中國(濉溪)鋁基新材料高峰論壇、16期“棒棒茶會”、22期“濉溪發展大講堂”等品牌活動;承辦第十三屆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淮北市賽、第39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以賽交友、展示形象。不斷完善人才服務,發布《在濉青年一本通》,政策兌現“線上+線下”便捷高效辦理。建成省級“人才驛站”,推廣使用省“e呼即應”平臺,切實解決人才關注的子女入學等“關鍵小事”,服務體系更加便捷高效。1254套高標準人才公寓投入使用,青年人才驛站7天免費入住,解決人才階段性住房需求。為50余名黨政儲備人才等發放購房、租房補貼,安居保障更加堅實有力。通過領導干部聯系、優秀人才評選、媒體專題宣傳等方式,持續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榮譽激勵和情感關懷,尊才愛才的氛圍日益濃厚。近三年,推薦6人入選市首批特支計劃人才項目,9人入選市高層次人才儲備金項目,2743人獲評省E類以上高層次人才,情感鏈接、榮譽激勵更加凝聚人心。
人才是城市發展之要、競爭之本、創新之源。當前,濉溪縣正處于錨定“保十爭百”目標,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濉溪篇章的關鍵節點。“我們將始終牢記職責使命,在接續奮斗中砥礪前行,推動全縣人才工作在機制創新、精準引育工程、平臺載體能級、服務保障生態等持續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為各類人才提供成長發展的空間、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為縣域發展不斷匯聚澎湃動能。”談及下一步重點工作,任影表示。
記者肖干通訊員劉冠群戚彥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