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縣第一所教育局直屬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濉溪縣第一實驗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紅引擎金素養”特色黨建為引領,堅持“大愛大格局”文化理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體育、閱讀、習慣、表達加思維的“4+1課程”為育人切入點,著力塑造“博愛教育”品牌,打造文明校園、綠色校園、平安校園。今年5月,該校被授予“第三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黨建引領啟智潤心。濉溪縣第一實驗學校積極構建“紅引擎·金素養”黨建品牌,連續七年考核優秀,校黨支部獲評濉溪縣優秀基層黨組織。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期初進行系統養成教育,每周進行文明班級評選,分年級開展師生文明志愿崗活動,充分利用每周班隊會進行愛國主義、文明禮儀、勤儉節約、出行安全等主題活動,奮力打好系列教育“組合拳”,序列化、多維度進行養成教育。持續優化思政課教學,多位思政教師獲評省市級比賽一等獎,思政案例《四課五維:以評促教打造思政“金課”的行動研究》被省教科院全省推廣,課例《自力更生、揚眉吐氣》獲教育部典型案例。學校少先隊獲“安徽省少先隊先進集體”稱號,學校團委獲評淮北市五四紅旗團委。
示范引領加強培訓。學校以“四有好老師”“教育家精神”為指引,明確“一專多能雙名師”的教師發展目標。設立優秀教師示范崗,樹立身邊榜樣,通過開展黨員教師亮身份、博愛計劃等活動,增強全體教師服務意識。依據不同教師發展需求定制培訓內容,近年來,教師在各類教學比賽獲省部級一等獎26人次、市縣級一等獎200余人次;入選省“特支計劃”1人、省首批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2人,省市縣級名工作室首席10人,各級名師30余人,參研、立項部省市級課題23項,構建新教師、骨干教師、卓越教師三層培養體系。
建強陣地展現活力。學校加強立體活動陣地建設,依托“教學案”把國家課程校本化,落實“雙減”政策,開設課后服務課程72門。通過校園廣播站、網絡平臺等帶領全體師生從校內走向校外。建校伊始,學校即啟動“博愛計劃”志愿者服務項目,結對學生450余人次,榮獲濉溪縣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構建起學校結合社會,老師攜手家長的立體活動陣地。
構建和諧教學環境。學校以“大愛大格局”為文化核心,堅持因地制宜,建設“逐夢”“揚帆起航”主題雕塑、“葵花”主題水景、求索園、紅色文化廣場、標準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地等文化與體育區域設施,設置了朗讀亭、音樂角、英語角、AI運動區、開放式博愛講壇等功能區域。學校教室、功能室配備能滿足正常教育教學需求,全力為師生打造舒適便利的學習環境。
夯實校園文化底蘊。學校明確“從第一到第一”的辦學目標,以“大愛大格局”為文化核心,讓“文明之花”在校園內外生根發芽。學生在全國第二十屆青少年體育舞蹈錦標賽中獲得3塊金牌,近三屆安徽省青少年體育舞蹈比賽中斬獲金牌32枚。學校先后榮獲教育部“網絡空間應用優秀學校”“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安徽省文明校園”等榮譽40余項。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郭偉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