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位“志愿紅”點綴鄉村,成為靚麗風景;一個個暖心場景、一件件感人實事,讓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為鄉風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近年來,濉溪縣雙堆集鎮依托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成立“小推車”志愿服務中心。目前,該中心已組建巾幗、普法、農技、醫護、教師、五老、救援等28支志愿服務隊,匯聚1200余名志愿者。他們以傳承“小推車”紅色文化為己任,將服務融入基層治理“神經末梢”,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注入新動力。在省委社會工作部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省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名單中,濉溪縣“小推車”志愿服務隊獲評“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助力鄉村振興架起“連心橋”
志愿服務架起鄉村資源互通橋梁,雙堆集鎮“小推車”志愿服務中心通過推動文化科技下鄉,為鄉村振興添活力。
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和諧使者”調解隊伍。“小推車”志愿者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積極參與矛盾調解、糾紛化解等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村莊、萌芽狀態和訴訟之外。每年邀請在外人才、企業家開展“情系雙堆集·共建新農村”座談聯誼活動,動員更多在外人才關注家鄉發展、服務家鄉建設、返鄉創業。組建“小推車”理論宣講隊,以理論宣講、文藝說唱、交流互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與群眾“面對面”宣講、“零距離”接觸,通過說政策、話改革、贊發展、頌美德,讓宣講內容生動鮮活、合情入理,實現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效果。
錨定特殊群體編織“幸福網”
雙堆集鎮“小推車”志愿服務中心以黨建為引領,統籌各方志愿力量,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群體開展精細化服務,讓基層治理充滿溫度。
雙堆集中心學校定期組織師生走進盧溝敬老院,通過包餃子、剪指甲、疊被褥、打掃衛生等行動傳遞關愛;雙堆、三和衛生院組織醫務人員走進村莊、走上街頭,開展心理疏導、健康義診、醫療咨詢等服務,為村民撐起健康“保護傘”;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王宗寬牽頭“五老”志愿者走進中小學校,開展勵志教育,為貧困家庭兒童、留守兒童送文具,呵護成長;普法志愿者深入村莊,針對性講解未成年人保護、老年防詐等法律知識……從物資幫扶到健康守護再到法治護航,“小推車”志愿服務既解弱勢群體燃眉之急,更讓基層治理精準高效。
聚焦急難愁盼打造“直通車”
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雙堆集鎮“小推車”志愿服務中心緊盯民生訴求,搭建志愿服務下沉平臺,讓“精準服務”直達群眾身邊。
雙堆集鎮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中心強化宣傳引導,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落地生產實踐,實現全鎮優良品種、機械播種、科技指導“三個全覆蓋”;9名農業科技人員分片包村,在關鍵農事節點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零距離”技術指導,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巾幗志愿者聯合“科技顧問”開展種植、養殖、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幫助農村留守婦女解決生產經營難題,鼓勵她們留鄉創業;通過“創業培訓”“新型農民培訓”,為群眾量身定制種植、養殖、加工等專業課程,200余名村民熟練掌握1-3門致富技術,培養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業“土專家”和致富“領頭雁”……這些實踐生動詮釋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理念,讓志愿服務成為民生保障的“暖心補充”。
夯實安全救護撐起“保護傘”
安全是民生底線,雙堆集鎮“小推車”志愿服務中心整合消防救援和紅十字應急救援力量,通過安全救護宣教提升群眾防護能力,筑牢生命健康防線。
鎮紅十字救援隊走進中小學校,講解心肺復蘇、外傷包扎、急救電話撥打等知識,提升師生應急處置和自我保護能力;消防救援隊深入消防重點企業,結合典型案例宣講消防法規、安全知識和隱患排查技巧,筑牢企業消防安全防線;雙堆供電所組織志愿者到留守老人家中,講解安全用電注意事項,提醒避免私拉亂接電線、違規使用大功率設備等風險。沉浸式體驗讓群眾對急救知識從“知道”變“會用”,為生命安全加筑防線;“送政策、送文化、送健康、送溫暖”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向群眾詳細講解非法集資的隱蔽性、危害性,并提醒群眾遠離一切非正規的金融業務,切實提高自身反詐意識,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以親情關懷不失愛、全力保障不失管、智力扶貧不失學、立德樹人不失志為工作目標,“五老”人員積極組織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讓未成年人監護有人、學業有教、生活有助。通過持續深化志愿服務行動,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用源源不斷的志愿力量,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添磚加瓦。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范勝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