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王師傅,你這樣直接沖進去,不僅救不了人,自己也得搭上!”11月11日上午,在中煤三建天瑞煤礦的培訓教室內,救護隊隊員一把拉住正要沖進“模擬災區”的職工王宇,受訓的職工都屏住了呼吸,現場氣氛瞬間凝固。
當日,為杜絕因錯誤救援引發的次生事故,該礦為職工們帶來了一堂特殊的“科學施救”專項培訓課。
沒有照本宣科的冗長講授,培訓直接從最關鍵的救援設備——自動蘇生器開始。礦山救護隊的“金牌教員”李彬,手里托著那個關乎生命的儀器說道:“兄弟們,這臺設備不是打開就能用。里面的氧氣是給傷員的,每一個操作環節都容不得差錯。”
他一邊說,一邊利落地檢查氣壓表、清理模擬傷員口中的異物、調整氧氣流量,每一個動作規范精準。“看清楚沒?面罩密封不嚴,漏了氣,咱就是白忙活!在井下,時間就是命,但慌里慌張的,就等于丟命。”
培訓老師還結合《預防盲目施救安全培訓實施方案》和血淋淋的事故案例開展教學。當警示教育片里播放因盲目施救導致傷亡擴大的真實場景時,教室里鴉雀無聲。
“我算是徹底明白了。”課后,幾位礦工圍在一起討論,“以后在井下碰上事,頭一件事不是往前沖,是得先站住,深吸一口氣,用培訓教的辦法,看看頂板、摸摸瓦斯、聽聽風聲,保證自己安全,才能把兄弟背出來。這才是真正的負責。”
據介紹,該礦的“科學施救”系列培訓,表面教的是操作步驟,實際是教礦工們在極端險情下的科學施救,提前告訴職工,遇到危險不要“沖動”,運用培訓所學的防護知識和技巧,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展開應急救援。
記者 徐志勤 通訊員 李繼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