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高層住宅的二次供水泵房設施老化、能耗高、水壓不穩等問題逐漸成為影響居民用水品質的“痛點”。為解決這一普遍性難題,淮北以“科技惠民、綠色低碳”為核心,創新推行老舊二次供水泵房“建管維”一體化改造工程,通過打造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從源頭到水龍頭的供水品質全面提升。目前,全市在冊二次供水泵房設施325個,已完成105座泵房的標準化升級,惠及居民10萬余戶。
過去,部分老舊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制約了居民生活品質。為回應民生關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以政策為引領進行精準部署,于2022年8月正式立項。作為具體實施單位,市水務集團供水公司主動擔當,明確了“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調度智慧化”的改造目標,旨在徹底消除供水安全隱患。
本次改造并非“一刀切”,而是采用“一站一策”的精準方案。針對市政供水壓力不同的區域,分別選用節能的罐式無負壓設備或保障性更強的傳統變頻水箱式供水設備;對于無地下泵房的小區,則采用智能一體化設備,實現快速安裝,最大限度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干擾。
改造的核心是智慧化升級。項目構建了“終端感知—邊緣計算—云端管理”三級智慧平臺,實現了泵房“一張圖”監管。通過安裝物聯網傳感器,對壓力、流量、水質等數據進行100%全覆蓋實時采集;本地AI診斷系統可實現秒級故障預警,使應急響應效率提升60%以上。該平臺還能從供水、設備健康、環境、安防、能效五個維度進行自動巡檢,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調度策略,使設備整體能耗降低32%,運維成本降低30%。
在細節上,改造工程精益求精。泵房內生活給水與消防給水二次供水設施分開設置,涉水部件均采用高級別不銹鋼材質,并增設門禁監控、煙感報警、水質在線監測等安防和保障設施,確保水質安全“零事故”,全面打造綠色安全的供水環境。
該項工程不僅顯著提升了居民的用水獲得感、安全感,還可減排節能,取得了顯著的社會與環境效益。供水公司已建立專業化運維團隊和標準化流程,將繼續推進剩余泵房改造,并探索“光伏+儲能”等新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為高層住宅居民用水提供有力保障,打造二次供水泵房提升改造可復制的“淮北樣板”。
記者 王陳陳 通訊員 包曉玲
攝影記者 馮樹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