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自己的錢,一分都不能拿!”11月14日,淮北鳳凰山物業公司環衛工人蔣禹平在花園路保潔時,撿到裝有2000元現金、5張銀行卡及1張社保卡的黑色手包。在原地等待近半小時無果后,她及時將手包交由民警協助尋回失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
據了解,14日清晨,蔣禹平像往常一樣在花園路開展清掃作業,當清掃至路邊綠化帶時,發現一個被遺落的黑色手包。“當時打開一看,里面有厚厚的現金和好幾張卡,還有社保卡,想著失主肯定急壞了。”蔣禹平回憶,她在原地駐足等待近30分鐘,始終未見有人前來尋找,便立刻帶著手包趕往轄區派出所求助。
在民警的見證下,雙方共同清點了包內財物:現金2000元、銀行卡5張、社保卡1張。民警通過社保卡登記信息,迅速聯系到失主謝先生。當謝先生從民警手中接過失而復得的手包時,激動地連連致謝:“這些證件補辦起來又費時間又麻煩,真是太感謝蔣師傅和民警同志了,沒想到還能完璧歸趙!”
令人動容的是,蔣禹平每月工資僅1800元,此次撿到的2000元現金相當于她一個多月的收入。面對這筆“巨款”的誘惑,蔣禹平始終堅守本心:“咱們雖然收入不高,但做人得堂堂正正,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堅決不能要。”
記者從淮北鳳凰山物業公司獲悉,拾金不昧在該公司早已成為常態。今年以來,公司環衛工人已累計撿拾手機10余部、筆記本電腦2臺、錢包5個,所有失物均通過各種方式物歸原主,辦公室墻上新增的2面錦旗,正是市民對員工善舉的肯定與贊譽。除了拾金不昧,物業員工還將愛心延伸至更多服務領域:具有理發特長的員工利用業余時間在老市委門口設立免費理發點,已為200余名老人提供服務;多名員工曾成功幫助走失老人聯系家人并護送至安全地點;同時還定期為轄區孤寡老人、殘疾人提供上門打掃衛生、傾倒垃圾等幫扶服務,用點滴行動傳遞城市溫暖。
“我們一直倡導‘做好事、樹新風、傳美德’的企業文化,鼓勵員工在平凡崗位上踐行美德。”淮北鳳凰山物業公司負責人表示,蔣禹平和同事們的善舉看似平凡,卻彰顯了不平凡的品格,這些平凡崗位上的閃光點,正是城市文明最生動的注腳。未來,公司將繼續弘揚傳統美德,讓拾金不昧、樂于助人成為每一位員工的自覺行動,為城市文明建設注入溫暖力量。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