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第一幼兒園國購分園舉辦“蒸制千年味,花饃潤童心”非遺主題活動,特別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濉溪花饃第四代傳承人郭鈺走進校園,為孩子們帶來一場沉浸式的傳統技藝體驗。
作為90后非遺傳承人,郭鈺深耕花饃技藝十余年,在堅守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勇于創新,以青春力量推動非遺活態傳承。活動現場,郭鈺摒棄復雜技法和專業術語,用“揉、捏、點、綴”的簡單易懂步驟,引導孩子們將普通面團變成形態各異的小花、小兔、小福袋等創意花饃。“郭老師,兔子的眼睛怎么捏?”“這個福袋能真的裝福氣嗎?”面對孩子們的好奇提問,郭鈺耐心解答,還分享了姥姥教她做花饃時的童年故事,讓孩子們在互動中感受到非遺背后的親情溫度與傳承力量。
據了解,濉溪花饃以面粉為原料,搭配紅棗、豆沙等食材,通過手工塑形后蒸制而成,成品造型精美、寓意吉祥,承載著祖輩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流傳已久的“魔法面點”。孩子們親手制作的花饃胖乎乎、喜盈盈,綴著紅紅的棗子,既充滿童趣又飽含傳統文化底蘊。老師們還結合花饃的造型,向孩子們講解其中蘊含的吉祥寓意,讓傳統文化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扎根。
記者 鄒晨光 通訊員 歐陽文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