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久違的秋日陽光漫過淮海中路的街角,花園路西北側的建行巷里,幾位中老年女性市民正舉著手機笑盈盈地調整姿勢。她們時而側身貼近墻面,時而拉著彼此的手比出剪刀手,手機鏡頭里,原本單調的水泥墻早已換上“新裝”——憨態可掬的小動物與笑臉盈盈的人物交織,暖色調的筆觸將“人與自然共生”的畫面暈染開來,連風里都裹著幾分鮮活的暖意。
上午10時許,巷子里的熱鬧勁兒已悄悄升騰。除了打卡的市民,不時有路過的居民駐足:笑臉盈盈的稚童會指著畫里的小兔子蹦跳著喊“媽媽你看”,買菜歸來的老人會停下腳步,瞇著眼端詳墻上“積極生活”的場景,嘴角不自覺地揚起弧度。曾經泛著冷意的灰色墻面,此刻成了滿是煙火氣的“活畫布”。
“刷抖音刷到這墻繪,一眼就喜歡上了!”市民韓女士舉著剛拍的照片,指尖在屏幕上滑動著挑選,語氣里滿是歡喜,“今天特意約了姐妹來,拍了好幾十張,一會兒也發上去,讓大家都看看咱老城區的新模樣。”說話間,她又拉著同伴站到一幅“花叢嬉戲”的墻繪前,快門聲伴著笑聲落在巷子里。
作為老城區里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建行巷曾是灰白墻面的“沉默代表”。今年夏天,改造工程為它帶來了新生:不僅斑駁的墻體被重新粉刷得干凈明亮,更有設計師融入巧思,將生活百態、自然意趣繪于墻上。灰色的“冷面孔”變成了多彩的“風景線”,這條原本幽靜的老巷,也悄悄成了市民口口相傳的“網紅打卡地”。
“這兩年走在街上,總覺得心里敞亮!”住在附近的卓女士靠在巷口的欄桿上,目光流連在墻繪上,語氣里滿是歸屬感,“口袋公園多了,老巷也變美了,墻上的畫不花哨,看著就暖心。咱這小城里的日子,不是轟轟烈烈,卻越品越有滋味。”
如今,走在建行巷里,彩色的墻繪與居民的笑臉相映成趣。那些曾經被忽略的“城市邊角料”,正借著一筆筆色彩與線條,變成了市民的“生活小確幸”。這抹躍動的色彩,不僅扮靚了街巷肌理,更悄悄繪出了市民對美好生活最樸素的向往。
■記者徐志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