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到雨天,小區里非常容易積水,出行不方便。改造后,不僅積水問題解決了,而且新增了停車位和健身廣場,感覺整個小區都‘年輕’了。”不久前,說起小區里的新變化,相山區三堤口街道礦建基地小區居民段先生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礦建基地小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因建成年代較早,面臨外墻斑駁、路面破損、積水難排、機動車停車位不足、雨污水管道混接堵塞等諸多“老年病”,嚴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針對這些困擾居民多年的痛點,相關部門在小區改造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不僅注重“面子”上的煥然一新,更在“里子”上下足功夫。
其中,對居民樓外墻面和樓梯間墻面進行潔化處理,增設樓梯間外窗,安裝315盞樓道燈,徹底解決了樓道昏暗問題;因地制宜改造小區路面,新增148個機動車停車位,新建76處路燈和26處監控,讓居民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整理1700米空中線纜,實現弱電管線全部入地,有效清除“空中蜘蛛網”;改造7處自行車棚,新建1處健身廣場并配備6個健身器材,新增綠化樹池,提升小區環境品質;改造雨污水管線,實現雨污分流,從根本上解決排水問題……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有效解決了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昔日“堵漏愁”,今日“宜居樂”。如今,走在礦建小區里,只見老人們在悠閑散步,孩子們在健身廣場嬉戲玩耍,居民們在新劃定的停車位上輕松停車……這個歷經歲月滄桑的老小區,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記者詹巖通訊員吳雨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