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全面啟動農村公路100%路面狀況自動化檢測工作,為全市4800公里農村公路開展“全方位體檢”,以科技賦能為養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助力鄉村交通基礎設施持續優化升級。
據悉,此次自動化檢測覆蓋全市4個縣區,囊括縣道、鄉道、村道等農村公路類型。為確保檢測數據“準、全、細”,市公路管理服務中心通過招標確定專業第三方檢測機構,引入搭載高精度激光雷達、慣導系統、路面圖像識別技術的自動化檢測車輛。該車可在正常行車速度下,同步采集路面平整度、裂縫分布、車轍深度等關鍵技術指標,相比傳統人工檢測,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數據精準度大幅提高,從根本上避免人工目測、手測的誤差,讓每段公路的“健康狀況”都能被精準捕捉。
為保障檢測高效推進且不影響群眾出行,市公路管理服務中心同步抓實兩項關鍵舉措:一方面,結合年度養護目標與道路實際運行情況,科學制定檢測計劃,優先對群眾反映強烈、路況較差、通行壓力大的路段進行檢測,確保“急難問題先解決”;另一方面,成立專項工作小組負責現場調度與全程監管,嚴格執行技術標準與安全規范,通過錯峰作業、合理規劃路線,最大限度減少檢測對農村交通通行的影響,真正實現“檢測不擾民、服務不打折”。
據了解,所有檢測數據將統一錄入農村公路技術狀況數據庫,經專業軟件分析后生成詳細路況評定報告,后續將直接作為農村公路養護決策、項目規劃、資金分配的核心依據,真正實現“以測定養、以測促建”。這意味著有限的養護資金將精準投向“最需要的路段”,切實提升養護效能。
記者 劉星 通訊員 常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