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民生之基,幸福之源。在烈山區,優質醫療資源正加速向基層延伸,通過信息化賦能、服務模式創新等舉措,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可及的醫療衛生服務。
8月5日上午,家住烈山區楊莊街道的黨合昌帶著老伴來到市人民醫院就診。醫生輕點屏幕,依托“心電一張網”系統,實時調取檢查數據并完成診斷,整個過程高效順暢?!白詮氖腥嗣襻t院搬到烈山區,看病真是方便多了?!秉h合昌感慨道。作為落戶烈山區的三級甲等醫院,市人民醫院通過構建“心電一張網”診療體系,實現了醫療機構的心電設備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及智能診斷,不僅打破了時空限制,更成功打通了基層健康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優質服務的背后,是醫療資源協同與信息化建設的深度融合。除了“心電一張網”,烈山區還借助市人民醫院醫聯體遠程診療系統,為群眾提供DR、CT等遠程診斷服務,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通過市婦幼信息平臺、“結核病管理云平臺”等,孕產婦、結核?。ㄒ伤疲┗颊叩忍厥馊后w也能享受到便捷的轉診及延續性醫療服務。這些舉措讓基層醫療機構“接得住”患者,也讓優質醫療資源的輻射力不斷增強。
中醫服務接地氣,惠民便民暖人心。在烈山鎮衛生院,醫護人員熟練查閱患者的電子健康檔案、病歷及檢驗檢查結果,為精準診療打下基礎?!斑@里的針灸、推拿等理療項目很受歡迎,不少居民腰酸背痛的,不用跑大醫院就能解決?!备敝魅吾t師張守永說,“基層醫療機構就是要當好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正在取藥的居民鄭女士對此深有體會:“來這兒看病不用排長隊,醫護人員態度也好,有啥疑問都耐心解答,對我們來說太方便了?!?/p>
“我們圍繞群眾健康需求,統籌醫療資源,聯合優質醫療機構,依托市人民醫院‘五大中心’建設,兼顧‘一老一小’服務,推進自動體外除顫儀(AED)設備投放工作等,切實讓群眾享受更加便利的醫療服務。”烈山區衛健委副主任張浩說。
如今,烈山區已形成較為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區現有醫療衛生機構中,除三級甲等醫院外,還包括區屬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多層次的醫療網絡為群眾提供著全周期健康保障。
見習記者 陳倩 通訊員 鄧亞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