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暢通內外貿循環,破解外貿企業“出海”壁壘,市市場監管局聚焦技術性貿易措施核心職能,構建“體系化推進、精準化服務、全鏈條賦能”工作模式,為全市80余家外貿企業搭建合規發展“橋梁”,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走深走實。
筑牢工作體系,錨定發展方向。成立由局主要領導牽頭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科室與縣區局職責分工,構建“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工作格局。深度對接商務、海關等部門及行業協會,全面摸排企業需求,建立外貿企業臺賬,“一企一策”制定幫扶方案,將標準、認證、檢驗檢測等職能與企業發展需求精準對接,為企業出海筑牢制度保障。
精準服務發力,破解發展痛點。開展“上門問診”式走訪調研,宣傳惠企政策,收集企業訴求,針對性提供技術支持。推動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升級,配合省技術審查中心完成22家檢測機構資質評審,強化外貿產品檢測支撐。指導企業對標國際標準,安徽貝寶食品有限公司通過HACCP、ISO9001等多項國際認證體系,果蔬罐頭持續多年產量過萬噸、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黃桃罐頭產品通過安徽省首批“三同”產品認定。同時,聯合淮北海關、市商務局等部門搭建政策宣傳平臺,推送WTO技貿措施通報200余條,組織企業參與線上培訓2次,覆蓋企業210余家,有效提升企業認知度和合規應對能力。
強化協同賦能,激活市場潛力。通過舉辦“優化消費環境促進放心消費暨首屆淮北伴手禮”等系列活動,助力“淮優產品”拓寬內外銷渠道。推廣“同線同標同質”認定,7家企業的7個產品取得省級“三同”認定。引導企業按相同標準生產內外貿產品,實現“一地生產、全球銷售”。加強計量、認證、產品質量監管,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規范市場秩序,為內外貿一體化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從完善部門協作、強化宣傳培訓、及時推送預警等長效機制方面,持續深化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強化國際標準對接與技術創新,以更精準的服務、更有力的舉措,賦能我市外貿企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王棟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