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錨定市場主體發展痛點難點,以創新為筆、以服務為墨,通過網格化執法、柔性免罰、說理式執法、全鏈條幫扶“四項舉措”,將法治溫度深度融入執法全過程,成功勾勒出一幅“執法有力度、服務有溫度、監管有精度”的服務型執法新畫卷,為淮北市營商環境提質增效注入強勁動力。
網格下沉:織密監管網,把服務送到企業心坎上
“以前是執法人員上門檢查,現在是網格員主動幫扶,不僅幫我們排查了安全隱患,還給出了實實在在的發展建議,真是太貼心了!”11月14日上午,某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談及市場監管執法的變化,滿臉感慨。
這一轉變,源于支隊創新推行的網格化執法模式。自5月起,支隊以“全域覆蓋、精準高效”為目標,將全市劃分為6個一級執法網格、19個二級執法網格,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監管體系,讓執法力量真正沉到一線、扎根基層。50余名執法人員化身“網格管家”,帶著政策、扛著責任,每日穿梭在網格內的企業廠房、個體商鋪,既開展日常巡查、隱患排查,又上門宣講政策、答疑解惑,把監管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把服務的溫暖送到每一家市場主體。
為確保幫扶實效,支隊還建立執法回訪機制,對企業整改情況持續跟蹤、動態指導,從“一次性執法”轉向“全周期服務”,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破解難題,讓網格化執法不僅成為監管的“千里眼”,更成為企業發展的“暖心人”。
柔性免罰:清單為據,給小微企業留足成長空間
“本以為要面臨罰款,沒想到因為是首次輕微違法,符合免罰清單,執法人員只是耐心指導我們整改,這讓我們小微企業感受到了滿滿的包容和支持。”一家個體工商戶經營者拿到《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時,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這份包容,來自支隊扎實推進的“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柔性執法舉措。支隊嚴格落實國家及安徽省市場監管領域免罰、減罰清單,摒棄“一刀切”的處罰模式,對首次違法、情節輕微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行為,優先采用指導、教育、告誡等非強制性措施,讓執法既有剛性約束,更有柔性溫度。
截至目前,支隊共辦理案件633件,其中免罰案件31件,每一起免罰案件的背后,都是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精準呵護,為市場主體留足了試錯空間和成長養分,讓創業創新的活力在淮北大地充分涌動。
說理執法:釋法入心,讓公平正義可感可知
“以前怕執法人員上門,現在明白了,他們不是來‘找茬’的,是來幫我們規范經營的。”安徽某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在企業完成合規整改后,對執法人員的態度發生了徹底轉變。
這一轉變的背后,是支隊全面推行的“說理式執法”帶來的成效。支隊摒棄生硬說教的傳統模式,將“釋法說理”貫穿執法檢查、案件辦理全流程。執法人員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話”解讀法律法規,用清晰明確的證據鏈條還原違法事實,讓當事人不僅知道“違了法”,更清楚“為何違、違在哪、怎么改”。
在處理該電力科技公司產品問題案件時,執法人員沒有簡單“一罰了之”,而是深入了解企業經營困境,多次實地走訪查看生產流程,針對性提出改進建議,用“指導+幫扶”替代“處罰+管控”,最終引導企業主動整改、合規經營,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法明理順”,讓執法的力度通過溫度傳遞,讓公平正義看得見、摸得著。
三書同達:全鏈幫扶,為企業注入長遠發展信心
“沒想到處罰之后還有后續幫扶,執法人員不僅告訴我們哪里錯了,還手把手教我們怎么修復信用、規范管理,這下我們企業發展的底氣更足了!”安徽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完成信用修復后,對支隊的“三書同達”制度贊不絕口。
為避免“一罰了之”,支隊創新推行“三書同達”制度,構建起“處罰+指導+修復”的全鏈條幫扶體系。在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同時,同步送上《信用修復告知書》《合規建設提示書》:前者明確信用修復的條件、流程和時限,幫企業掃清發展障礙;后者精準指出經營中的漏洞,提供量身定制的整改方向。在該建設工程公司案件中,執法人員在作出處罰決定后,全程跟蹤指導企業完成信用修復,維護了企業的誠信形象。這種“剛柔并濟”的執法模式,既守住了法治底線,又傳遞了服務溫度,幫助企業快速回歸合規軌道,為其長遠發展注入了滿滿的信心和動力。
執法有界,服務無疆。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以“四項舉措”為抓手,用創新的執法模式、柔性的執法舉措、暖心的幫扶行動,讓法治的剛性與服務的溫度同頻共振,不僅構建起服務型執法新格局,更用實際行動為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未來,支隊將持續深化服務型執法實踐,以更精準的監管、更優質的服務,讓營商環境的“土壤”更肥沃,讓市場主體的“根系”更發達,為淮北這座皖北名城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記者 徐志勤 通訊員 張魏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