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的全流程服務,為我們搶出至少3個月的寶貴時間,讓我們對下一季度投產充滿信心!”近日,萃星(安徽)循環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孫先生,專程走進淮北高新區國土規劃建設局,送去“心系企業竭誠為民”的錦旗。
“從簽訂土地合同,到拿到施工許可,只用了不到10天。聯合驗收合格證明和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書,也在最快時間拿到了?!睂O先生欣喜地說道。該企業的獲得感,源于淮北高新開發區的一場“及時雨”。自全面承接市規劃、住建等部門下放的審批權限以來,園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大膽探索,通過職能重構、流程再造與模式創新,打造出從項目立項、土地獲取、工程建設到竣工驗收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打破以往項目審批“多頭跑、周期長、環節多”的桎梏,實現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等關鍵事項“區內事區內辦”,在全市率先實現土地、規劃、建設的無縫銜接。
“權限下放,不僅是權力轉移,更是責任落地和服務效能升級?!备咝聟^國土規劃建設局負責同志介紹,這就相當于在企業“家門口”建起“一站式”審批服務中心,讓溝通效率和信息同步率大幅提升,為企業節省了大量制度性時間成本。
特別是項目建成的“最后一公里”——竣工驗收,曾經需要規劃、消防、人防、檔案等部門分頭驗收、串聯進行,流程繁瑣且耗時。如今,高新區全面推行“聯合驗收”模式,由一個窗口統一受理申請,組織相關部門同時、一次性到達現場開展聯合勘驗,意見統一匯總、結論互認、限時辦結。此舉將竣工驗收時限壓縮60%以上,助力企業“竣工即投產”,更快產生效益。
除了制度創新,高新區還組建專業的“幫辦代辦”服務團隊,為重點項目配備“服務專員”,提供從注冊登記到竣工驗收的“一對一”全流程免費代辦服務。企業只需要提供基礎材料,剩下的工作,如準備申請材料、協調部門溝通、跟蹤審批進度等,全部由“服務專員”代辦,讓企業家能夠集中精力搞建設、抓生產。
一系列“組合拳”下來,高新區審批效能發生質的飛躍:社會投資工業項目審批時限較賦權前平均壓縮65%以上,申請材料平均減少40%,企業滿意度持續攀升。高效透明的審批流程和精準專業的服務,成為淮北高新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吸引高質量項目的“金字招牌”。上半年,園區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1個,落地主導產業項目9個,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新動能。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宋斐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