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杜集區關工委的幾位“五老”人員正在仔細討論即將進行的“薪火傳集”理論宣講內容。凝聚“銀發力量”,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杜集區關工委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深厚的關愛之情,在青少年思想引導、成長幫扶、紅色傳承、法治教育、家風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表彰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杜集區關工委榜上有名。
近年來,杜集區關工委堅持政治引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夯實組織基礎,全區建立關工委組織113個,發展會員1420人,構建起覆蓋廣泛、基礎扎實的組織體系,相關經驗做法被《中國火炬》《安徽日報》《淮北日報》及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重點報道。聚焦立德樹人,打造特色品牌,杜集區關工委持續開展“放飛中國夢·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先后舉辦“黨是陽光我是苗”“紅領巾愛祖國”系列活動78場。創新“薪火傳集”理論宣講,組織“五老”宣講革命傳統、工匠精神90余場,覆蓋青少年3900余人次。常態化開展“愛在杜集共‘童’成長”“大手牽小手”等項目,2024年募集物資10萬余元,幫扶200余人次。深化“紅心護苗”行動,精準摸排123名孤困兒童實現“一對一”結對幫扶。針對青少年心理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聯合教育部門開展“家校攜手共育未來”活動,打造“家庭教育云課堂”,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淮海東路學校關工委獲評全省關工委文化教育工作先進集體,高岳中心學校關工委主任徐興超同志被評為全省關工委科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區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優勢作用,凝聚“五老”力量,服務發展大局。動員“五老”助力鄉村振興,打造了朔湖春稻米加工廠、葡之夢家庭農場等示范點。培育“韓英工作室”“銀輝”志愿服務隊等一批先進典型,展現了新時代“五老”隊伍及關工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扎實作風。礦山集街道北山村關工委石宗宏退休后帶領村民綠化荒山3000余畝,被中組部評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并獲評中國好人、省優秀共產黨員、省道德模范、省科技興林致富示范戶和全省“脫貧攻堅·關工助力”先進個人。段園鎮關工委黃化群創建的“零距離調解室”獲評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個人獲評2023安徽司法行政榜樣人物、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石臺鎮關工委樊慶云17年堅守“護學崗”,獲評全省關工委“十佳五老”和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
記者 馮冬梅 通訊員 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