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一景,一巷一情。老街小巷是一座城市的“毛細血管”,連通著城市的每個角落,記錄著時代發展的印記,也蘊藏著最鮮活的人間煙火。
近年來,淮北的老街小巷開啟“一鍵換新”模式,不僅傳承歷史文脈、留住城市記憶,更切實增進了民生福祉。
夜幕降臨,濉溪古城文化街區一家家店鋪燈光逐次亮起。耳邊,濉河的潺潺流水聲與市民游客的歡快交談聲交織縈繞,雖是初冬,熱鬧勁兒絲毫不減。
步入古城,踏著承載歲月記憶的石板街,喝一杯棒棒茶、嘗一口羊湯、聽一出花鼓戲,在青磚黛瓦的古街深巷中,體驗泥塑、紙繩編、香包布藝等非遺項目,參與主題豐富的潮流活動……這便是當下淮北最火的CityWalk路線。
時光流轉,早在明清時期,這里便是千年古縣血脈僨張的商業心臟,曾享有“商賈如云,貨物如雨”的盛況。然而,隨著城市發展重心轉移、基礎設施日漸陳舊,石板碎裂、房屋斑駁。老街如同蒙塵明珠,在風雨侵蝕與疏于維護中漸失光華。直至2019年,政府以“修舊如舊、活化利用”為核心理念,采用“微整容”的方式,通過風貌保護、修復建筑、重現記憶,助力沉寂的老街重煥生機,重回大眾視野。
“簡直是驚艷了時光,真不敢相信這是原來的老街。”姜玲今年55歲,是土生土長的相城人。在她印象里,老街這片區域原就是“城中村”,房屋破舊、街道狹窄,沒想到經過修繕,變成了古韻街區。姜玲邊逛邊用手機拍照,“這些商鋪風格雅致、別具特色,特色美食、非遺手作、文創潮玩一應俱全,在這里感受老街魅力、品味人間煙火,真是一大樂事。”
距離老街西南30多公里外,臨渙古鎮憑借社交媒體的加持,人氣高漲。鎮內明清仿古建筑沿街兩側分布,鄉土氣息濃郁。擇一家茶樓落座,飲茶、對弈、聽戲——相土風華,盡在碗盞茗煙之間。
如果說淳樸厚重、古意盎然是老街骨子里的獨特風情,那么國購夜市商業圈,則展現出另一種充滿生機與樂趣的活力。這處集消費、休閑、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夜間新地標,讓各個年齡層的市民都能在此找到專屬自己的休閑時光。
小資青年楊萍就住在附近,晚飯后,她常來散步,順便淘些花花草草回去裝扮家居。她提到:“這里花草種類繁多,價格也不貴,出來走走看看,買束花回去,我特別開心。”一方長巷滿是溫柔,小小弄堂也藏匿浪漫。小城的慢生活,大抵便是如此!
像國購夜市商業圈這樣的場景,在淮北無數老街深巷中還能找到。舊時光與新潮流碰撞,煙火氣與“潮經濟”相融共振,毛細血管般的街巷,正為城市注入澎湃的消費活力。
當提起淮北的“美食天花板”,大多數人便會想到南翔云集文化特色商業街。從開街到“淮北”名片,它僅用了兩年時間。
在這里,各色美食總能率先俘獲游人的感官,無論晝夜,食客排起長龍的場面屢見不鮮。街心主題空間的開放舞臺,吸引不少“潮流達人”爭相登臺獻唱。這片僅4.3萬平方米的文化街區,正以“市井煙火+文化展演”的深度融合為紐帶,將文旅熱度轉化為“真金白銀”。數據顯示,南翔云集商業街節日均客流量達1.2萬人次,最高單日突破17萬人次。
文脈可觸、消費可感、人心可依。那些蜿蜒于城區腹地的老街深巷,像一張隱秘而堅韌的網,織就了城市的“人文肌理”。它們一頭連著歷史,一頭通向未來,正以獨有的“淮北范”回答著新消費時代的命題,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疊中,讓人間煙火永不熄滅。
通訊員 小亮

